“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互融传播——以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系列宣传为例

□袁 鑫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带来了从内容生产到内容传播的全新尝试,推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对于媒体而言,全媒体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渠道平台的 “全”,而应该是把握时空、技术、社会和功能尺度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互融传播,继而将新闻做实、做透、做好、做活。

所谓“全程传播”,突破了时空尺度[1],指客观事物运动的整个过程都会被现代信息技术捕捉、记录并存储,从事件发生到结束,媒体全流程跟踪,及时跟进、全程参与、深度介入,传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2022年6月20日,400 万龙都儿女盼望已久的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开通,濮阳从此进入高铁时代。在“高铁来了”相关报道中,从前期预热到当天宣传,再到后期对反响的报道,濮阳全媒体联动,全程跟踪采访,将系列新闻做“实”。

前期在高铁东站建设过程中,宣传部门每月都会组织濮阳市广播电视台、濮阳日报社记者多次前往高铁建设施工现场,全程记录高铁建设的每个时间节点,留下了宝贵的全过程影像资料。通车前,围绕濮阳高铁建设的功能属性、文化元素、科技创新等方面,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展“高铁来了”系列采访,台编委会统筹台属两套广播频率、两套电视频道、两个中心6 个出口及所属新媒体平台统一发布信息,实现资源共享。[2]濮阳日报社所属的日报、早报和所属各类新媒体均在显要位置开设高铁通车倒计时牌及专栏,全面报道与高铁有关的消息。

高铁开通当天,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提前分工,不仅安排了濮阳至郑州段试乘活动的采访,围绕医生、老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高铁首乘代表群体采访20 多名代表畅谈乘车感受,而且,还安排了5 名骨干记者提前一天赶赴郑州,做好郑州至濮阳段的通车报道。与此同时,还加强自主选题的策划,采制了“高铁来了”主题快闪引爆通车现场、新婚夫妇坐着高铁去旅行等新闻特写视频。2022年6月20日当天,濮阳日报社推出66 个版的《濮阳早报·高铁典藏特刊》和16 个版的《濮阳日报·高铁特刊》,并在高铁开通仪式当天进高铁站、上首发高铁列车,将特刊免费发放到高铁乘客手中。《濮阳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刊发社论《踔厉奋发 向新而行》,全面回顾济郑高铁濮郑段建设中各界人士所做的努力。

后续报道中,各媒体通过图文、纪录片、短视频、海报、图表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展示高铁规划、建设、通车、造福濮阳的巨大成就,跟踪采访通车后濮阳市民坐高铁出行的情况和外地人乘坐高铁来濮的情况,展示高铁将给濮阳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开展反响报道,保持高铁宣传热度。

所谓“全息传播”,突破了物理尺度[3],指媒体信息格式多元,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信息都可以变成数据,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全部获取。

在此次“高铁来了”系列宣传中,也充分运用了文字、图片、海报、音频、视频、H5 等多种信息技术全形态呈现,给受众带来全息立体多维感官体验。

为庆祝濮阳高铁通车的重要时刻,记录濮阳为纳入全国铁路网作出的努力和奋斗,全面展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濮阳日报社抽调精兵强将,精心组织、提前谋划,认真采写编排,在濮阳东站开通运营之际,推出了巨型报展。[4]此次展出的报纸版面,既有《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通车大事记》,也有《龙都特产》《食在濮阳》,还有《高铁来了 这份乘坐攻略请收藏》,内容涵盖高铁发展建设情况、濮阳市情介绍、濮阳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与亮点等。为便于读者阅读,82 幅巨报版版相连,呈“V”字形被摆放在高铁站主站房的南北两侧。巨型报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目光。大家来濮阳东站参观、打卡时,看到报展会忍不住驻足,或细细观看、或拍照留念。通车当天,濮阳日报社尽锐出击,派出近30 名记者,分成5个小组,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对高铁开通进行全面、立体、全景式、沉浸式报道。记者们现场采访、现场制作,一条条新闻通过视频、智慧濮阳客户端、濮阳网、微信公众号等,滚动推送到全市人民面前,第二天,《濮阳日报》《濮阳早报》均采用通版形式,浓墨重彩、图文并茂,全面、立体报道了高铁开通的方方面面。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采取记者出镜+沉浸体验“带着大家逛高铁站”的采访方式,将通车消息、发车时刻表、订票方式等重要关键信息的视频素材及时发布,《高铁来了!小编带你探访濮阳东站——功能篇》《高铁来了!小编带你探访濮阳东站的地域文化》等系列稿件100 余篇,点击量达30 万次。2022年6月16日,濮阳交通广播派出两名记者赴郑州,携手河南省交通广播试乘体验,并完成济郑高铁试乘体验全程采访、与省台连线;
开通当天,濮阳交通广播全员出动,派出五组记者,分头参与全省、濮阳通车仪式的采访和高铁站内外的报道,乘坐郑州、濮阳始发列车作体验式报道,并在视频号、抖音号全程直播,制作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同时,还有两组记者与省台音频连线,向全省人民报道通车盛况。新媒体中心运用H5 等手段,创作了《濮阳高铁通车在即,一图回顾高铁“成长日志”》,点击图中的动车就可以跟随列车行驶在高铁建设每个阶段的场景中,也让受众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中,受众体验感也更加丰富;
《H5|这里有您一张濮阳东站首发列车 “纪念票”,想去哪儿去哪儿》,点击识别图片中的二维码,输入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就可以生成一张濮阳始发的动车车票,这些爆款新媒体产品迅速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APP 等平台转发,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激起了广大网友的参与热情。

所谓“全员传播”,突破了主体尺度[5],指社会方方面面各种主体通过网络进入社会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从一对多传播变成了多对多传播,这也决定了每个人在融媒体时代进行公共传播的时候,拥有一定的媒体属性,应当提升媒介素养,注意传播责任。

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媒体。围绕任何一件事情,网民通过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或自媒体,极有可能溯及其过往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多类媒体所形成的近程、中程和远程演化拼图,很多时候都能让受众沉浸于一种参与式、跟踪式的媒体触达状态。[6]

在此次濮郑段高铁开通宣传系列中,全员参与、全局动员,从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到《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再到市内同级媒体,以及高铁沿线的兄弟媒体,都参与其中,自媒体也以网友代表的身份被邀请参与其中。快手、抖音等多个短视频平台的介入,大大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除常规报道外,此次高铁开通对外宣传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新华社刊发1 分36 秒的短视频《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 河南连成“米”字形高铁网》;
新华国际刊发1 分07 秒的短视频《New high-speed railway line operational in central China’s Henan》;
人民网刊发1 分52 秒的短视频《出发!济郑高铁濮阳首发列车开行》;
央视新闻联播以《“八纵八横”添新线 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为题,报道了中原“米”字形高铁网的最后一笔——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郑州东至濮阳东最快52 分钟可以通达;
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时长5 小时的《上新了,高铁》直播节目,省台《对话中原》 节目在开通前还进行了专题节目录制。

所谓“全效传播”,突破了功能尺度[7],指媒体功效全面化,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等于一体,各种各样的应用,汇聚在同一互联网媒体平台上。这样的媒体平台,其功能空前丰富,远远突破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平台的传播效果也大大提升并可精确测量。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内容原创、运营、风控和聚合、分发等方面跨越式发展,形成“内容+科技”双轮驱动、双轮联动的模式。[8]2022年6月17日,在今日濮阳APP、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对“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通车新闻发布会进行网络直播,并在结束后第一时间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二次推送。6月20日当天,派出8 路摄像机、摇臂、航拍和高清转播车、网络直播车,现场进行“濮阳拥抱速时代”移动端网络全程直播,通过直播信号、新闻素材,跨越空间维度,向全市、全省人民展示了高铁通车的盛况,传递了试乘人员的热切心声,也凝聚了共识与力量。从2022年6月20日6:20 开始,到当天12:40 结束,直播时长6 小时20 分,在台所属新媒体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推出,超50 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

“活起来”的新闻才能更“火”。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利用自身天然的文艺宣传优势,策划了“高铁来了”快闪活动,有了文艺元素加持助力,主题报道更有温度,更有艺术范,增强了传播力和引导力。[9]2022年6月20日9:55,《高铁来了》在濮阳东站候车室激情上演,参与开通仪式的濮阳各级领导干部及部分体验高铁的市民现场体验和参与了快闪活动。8 分钟的快闪演出,将高铁站候车大厅变成一个欢乐的大舞台。当天上午11 点多,拍摄结束后,摄制组就投入了紧张的后期制作。中共濮阳市委宣传部要求当晚必须在新媒体端推出,后期制作人员轮班上阵,用超常规手段,经过精心制作,当日19 时《高铁来了》快闪演出视频制作完成,经过反复修改,23 时许通过“濮阳新闻网”视频号进行首发。截至2022年6月27日,浏览量超10万,转发量7225 次,评论近200 条。与此同时,濮阳综合广播FM92.0 于6月20日上午8:00 启动长达4.5小时全领域伴随直播,充分发挥广播伴随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采取仪式现场+直播中心场景互切,音频+视频交互播出,主播+嘉宾互动解说的创新模式,上线“FM920 新闻+直播特别节目:高铁来了!”,在FM92.0车载调频和综合广播视频号、抖音号、听见广播APP、蜻蜓FM 全平台同步直播发力,拓宽了广播的传播边界,用户可以在各场景选择适合自己的接收方式。截至直播结束,抖音号累计观看人数约3.8 万人次。

早在2014年8月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2019年1月25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之中,“移动优先”成为共识、“用户意识”深入人心、“爆款产品”屡屡刷屏……从“相加”到“相融”,向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阔步迈进。[10]

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正不断成长壮大,谱写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成为媒体人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秉承扩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初心,把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把握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把握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关系、把握好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关系、把握好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加速建设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1],形成融媒体矩阵传播新格局。

猜你喜欢濮阳通车高铁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石油沥青(2022年3期)2022-08-26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理财·市场版(2022年5期)2022-05-30通车!环球时报(2022-03-26)2022-03-26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5-25高铁会飞吗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6期)2019-07-22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成宜高速预计明年建成通车石油沥青(2019年2期)2019-04-28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人地百米建高铁学与玩(2017年12期)2017-02-16

推荐访问:全息 为例 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