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三维分析

华玉珠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和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勉励青年学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和培养文化自信,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关系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胜利,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实现。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问题,有助于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国家现阶段人才培养要求,从学理上剖析和阐述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一)基本内涵

“文化自信”的概念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过不断总结、概括、凝练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特色”二字的最佳诠释。国内学界从多个角度分析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历史的敬仰、价值的肯定、发展前景的信心[2]。大学生文化自信,顾名思义,就是大学生持有的文化自信心,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对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积极主动继承,同时承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使命职责。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2021年我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其中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52.58万人,占比55.6%[3]。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源质量、培养模式、就业方向等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自信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纳入到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大局中,关注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刻不容缓。学生的在校生活大致可划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领域,接受的教育也分为科学世界的教育和生活世界的教育。科学世界的教育主要是由正式的课堂教育组成,即学校、院系等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组织的具体课程;
生活世界的教育则是学生科学世界教育课堂之外的一种隐性教育。关注生活世界这一重要场域,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因此,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需要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贴近生活,联系生活。

(二)路径分析

文化自信,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史、道路、前景的积极态度,对文化价值、优势的充分肯定,具体来说,是在对文化的积极认知的基础上,信任和坚定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肯定和自豪感,并且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坚定信心。具体来说,可以用三个维度概括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一般规律,即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传播。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学生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形成过程,具体途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大众传媒教育。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只有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文化认知观,才能提升文化自信的底气,筑牢文化自信之根基。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核心和关键,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思想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此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并做到自觉用其指导个人行为。大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尊重、认可和接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肯定文化的价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不断鼓舞、激励和完善自我,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认同,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

文化传播则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最终归属,是指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大学生做到自觉践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主动向国民和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国家而言,对外的文化传播能力是扩大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水平、质量和效果的综合指标,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乃至综合国力[4]。自觉践行和传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发声”,是时代赋予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

从这个维度分析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基本认知上升到情感认同,进而充分肯定和自觉践行,实现知信行三者合一。

教育内容过于抽象,教学方式单一、形式化等是造成部分学生在认知层面缺乏文化自信的直接原因,通过营造日常文化教育氛围、强化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等方式,提高学生文化认知水平。

(一)营造日常文化教育氛围

环境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观,调动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的积极性,从而真正爱上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营造日常文化教育氛围,可以从家庭、校园、社会和大众传媒四个方面下功夫,构建大思政格局,助推“三全育人”新格局。

第一,营造家庭日常文化氛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生活、成长的场所,也是日常生活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发挥父母的示范引导作用。家庭文化气息浓厚,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将中华文化蕴含的优秀价值理念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子女,有助于引导子女树立和践行文化自信观。另一方面,用好家风的文化育人功能。伴随家庭、家族存在的家训、家风、家规,是我国优秀价值观念的集中呈现,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记忆和认同,始终承担着育人、化人的重要使命。赓续传承优秀的家风文化,不仅家庭、家族受益,更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崇德向善[5]。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并发展了传统家训、家风、家规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内涵,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以此感染和熏陶青年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推动文化自信的养成。

第二,营造校园日常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涵盖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思想观念、制度形态等。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推进学生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挖掘校园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筑场所的育人价值,营造积极进取、求真务实、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二是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将尊师、诚信、法治等文化元素融入学校规章制度,在规范师生行为和维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运行的同时,提升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在校风、学风建设上,积极融入我国优秀文化,在师生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挥文化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师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营造社会日常文化氛围。一是用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城市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公共阅报栏、革命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等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二是举办社区和乡村文化活动。社区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织细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乡村文化活动,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观。三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定期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艺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学习的热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营造大众传媒日常文化氛围。一方面,依法有效治理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快捷性、开放性、广泛性等特点,很难被监控,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谣言、非法言论,严重影响网络秩序,学生很容易接触这些不良网络文化并受到影响,必须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治理。另一方面,提升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部分媒体文化品位较低,以一些经典作品为素材,利用“恶搞”“翻新”的方式博人眼球,推出的文化产品中带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倾向,严重危害社会风气。大众传媒应该积极向大众传递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的信息,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团结奋进,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强化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

通过创新话语表达和教育方式,强化文化自信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

第一,创新话语表达。话语表达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外在的表达形式,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认为,在“理想沟通情境”下,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够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7]。日常语言也是维特根斯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形式。目前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大多为传统“灌输式”教育,是“停留在非日常生活领域运作的政治化、教条化的说教、宣传或纯学术的研究,与日常生活严重脱节”[8],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做不到内心接受和情感认同。文化自信教育的语言应该是充满感情色彩、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通过创新话语表达体系解决上述困境,用生活化的语言诠释文化自信内涵,将抽象的“逻辑表达”转化为朴实的“生活道理”,实现文化自信从“文本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化,文化传播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9],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现文化自信教育生活化、大众化。

第二,改进教育方式。传统学校教育中“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教育形势,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创新文化自信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内心真正接受、认同中华文化。一方面,利用传媒讲好中国好故事。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讲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故事,弥补学生文化缺失,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中华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传播中国好声音。借助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一种形象化、通俗化的形式传递给青年一代,加深学生的文化记忆。

通过榜样示范引领、增强生活仪式感等方式,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以此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并自觉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高尚人格、远大理想、优秀品德,主流价值也就借由鲜活的人与事变得具体有形,社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也就有了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在日常教育中,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一方面,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主流价值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离不开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优秀党员干部典型,通过他们的感人事迹,积极宣扬他们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当代学生指引人生方向。另一方面,挖掘校园典型模范,推动同辈引领。这些榜样大都生活在学生周边,可能是他们的同班同学、学长学姐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环境、认知取向,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这类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可能范围不大,但是却最具说服力且效果也最明显。

(二)增强生活仪式感

仪式感是指将具体的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直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用仪式感连结起外在文化形态、大学生内心情感世界和多重生活实际,架构起文化自信的结构性网络,让文化自信能展演、能表达、能看见亦能被感知[10]。通过具体活动,在学生中营造出文化自信氛围,“对参与其中的主体产生正向的心理暗示和激励”[11],激发学生内心自豪感、荣誉感,从而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第一,定期举办升旗仪式。升旗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庄严激昂的国歌声承载民族的荣耀与苦难。升旗仪式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责任感,把爱国之志化作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才能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的未来。第二,重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涯的两场重大活动,是学生时代的重要节点。开学典礼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是逐梦的开始,学校要充分利用开学典礼这一重要仪式,将独特的校园内涵、文化底蕴传递给新生,增进他们对母校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心,增强归属感。举例来说,江苏南京自2018年起已连续四年举办在宁高校院所大学新生开学典礼,这是一场青春的盛宴,六朝古都南京向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献上最诚挚的欢迎和最美好的祝福。通过这样的仪式,切实增强了大学生对南京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毕业典礼与开学典礼相呼应,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告别学校的仪式,最后一次在校集体活动,最后一次聆听师长的谆谆教诲,这是一场特殊的告别青春的仪式。办好毕业典礼,对毕业生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未来发展意义重大。第三,重视入党仪式。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是预备党员向党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政治责任、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光荣而又神圣。坚定党的领导,自觉做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学生才会真正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自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生的思想认知层面,建立起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情感认同是前提,最终落脚点是行为实践,因此必须在实践层面求真务实。

(一)加强教育引导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新人”“兴文化”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重要使命和任务。“育新人”要求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青年学生肩负着民族未来和国家繁荣的重要使命,要深刻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自发地进入学生的头脑,只有通过有效宣传、教育引导,才能逐渐被广大学生认知、接受。因此,文化自信教育要融入、渗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大众传媒教育之中,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二)优化利益激励

马克思强调:“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表彰各类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将相关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纳入学生评奖评优体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长期革命形成的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活力,培育文化自信心。总体来说,除了通过软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内源性自觉,同时建立健全硬约束规范,营造外源约束性制度氛围[13],形成软激励和硬约束的双向互动,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学生实际,精准建构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机制。

(三)强化实践养成

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从内化于心上升到外化于行,落实到社会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创新教育实践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文化类情景剧比赛、“唱红歌诵经典”等,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同时,注意监控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此类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学生受益。促进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还可以借助一些重大事件的纪念日、传统节日策划相关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深化认知,增强情感认同。例如,借助国家公祭日、国庆节阅兵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告诫广大青年“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方可自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未来还需加倍努力;
借助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历史和人文精神,在感悟文化魅力中坚定文化自信。

(四)完善制度保障

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是一项长期工程,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以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抵制校园不文明行为,发挥主流思想的价值引领作用,形成良好校园风气,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采用科学严格的制度和条例规范学生的行为,既可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纪律观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另一方面,改革和健全学生考核评价机制。部分家长过度重视子女学习成绩,把分数看作一切,甚至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只顾学习,其他一切事情由自己“包办”,这些家长忽略了孩子品德、人格的教育,导致现在很多学生独立自主能力较差、缺乏合作精神、自私自利、冷漠等。除了家庭教育存在困境,“中国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校教育也亟待改革和创新。因此,必须破除过去单一的考核制度,跳出过去“唯成绩论”的观念,与时俱进,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加强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

日常生活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文化自信观养成的重要场域,与此同时,文化自信观对其日常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当代学生的日常生活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自信教育必须下沉、切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真真切切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样,高职学生在面对日益纷杂、多元价值观充斥的日常生活时,需要用文化自信指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构建起基于日常生活领域的精神文化自信之家园。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并不是代表不需要科学世界中的教育,也不是说要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取代科学世界中的教育,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互为补充,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水平。

猜你喜欢高职文化教育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谁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推荐访问:自信 回归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