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生源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龚成清

摘  要:
高职百万扩招是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使命,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分析了高职扩招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切入点,对社会生源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全面摸查,根据学情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实施“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和建设“专业导师+职业导师”的校企“双导师制”等措施,以应对高职扩招新的教育形势,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扩招;

社会生源;

计算机应用;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3)04-0027-05

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百万扩招计划,随后《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各高职院校启动了新一轮扩招的行动。高职扩招是国家以改革促发展、稳就业的现实需求。切实做好高职扩招工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时代使命。但面向社会生源扩招带来的生源多样化问题必然会引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质量型扩招,如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生源扩招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一)生源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传统的高职生源主要来自中职学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虽然也来自不同的学校,但这些生源都是全日制的在校学生,有着良好的学校教育基础,相对容易管理。高职面向社会扩招后,生源是来自各个行业的在职人员、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这些人员来源多元,成分多元,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不同的工作经历,差异巨大。因此,扩招后向多样生源的多元办学转变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1]。

(二)办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传统的高职教育将学生都集中在校园进行教学和管理,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办学状态,从而形成“封闭”的办学理念,这种“封闭”的办学理念是以行政计划和封闭的集中决策为主的管理理念[2]。高职院校面向社会生源扩招后,很多学生都是在职员工且地理位置分散,社会生源受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像传统高职生源一样长时间集中在学校接受统一的教育和管理。首先,扩招使得高职院校办学由校内拓展到校外,促使办学地点由集中到分散转变;
其次,扩招后需要大量的教学场地和教学团队来支撑教学,原有单凭学校的资源无法有效满足扩招后教学的需求,需要与政校行企等多方合作,整合资源,这也使得高职院校由原来单一的办学主体向多元开放办学主体转变;
最后,由于扩招后的生源成分多元,基础差异巨大,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由单一模式向多元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也要由封闭转向开放,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学制由刚性向弹性转变

弹性学制是以完全学分制的方式进行,早在19世纪末就在哈佛大學中实施。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的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办学模式,采用的是学年制[3]。学年制是一种典型的刚性学制,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强制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已经采用了学分制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业年限最长可以延长两年,但依然是以学年制为主导。而且目前的学分制还不是完全的学分制,对专业课程限制得比较多,对不同学习成果的学分转换还存在认定不清晰、转换不流畅等问题,修业年限也还具有很强的刚性。扩招后的社会生源包括企业职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他们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职业技能和不同的文化基础,传统的刚性学制很难适用于这些群体。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弹性的学制,通过建设学分银行,加快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转换和认证,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四)教学资源由相对充足到紧张转变

随着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扩招,学生人数出现快速增长,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场地、设备和教学队伍等均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这就使得扩招后高职院校相对充足的教学资源被摊薄,出现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多方协调,尤其是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汇聚校企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解决资源紧张的问题。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社会生源学生学情分析

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集群,从业的人员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来支撑。面向社会生源的高职扩招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学习深造的通道,大量的社会人员积极报名参加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扩招的考试。仅2019年,广东省就有32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了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招生试点工作,招生计划高达2200人,是当年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也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

高职面向社会生源的扩招对传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带来深远的影响。为了做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社会生源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对2020级和202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20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研,了解他们的学情,制定相应的对策,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问卷设计主要包含四部分的内容:一是生源基本情况调查,二是学习基础调查,三是学习动机调查,四是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共发放了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99.5%。我们使用了IBM公司的专业工具SPSS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保证了问卷结果的可靠性。

(一)生源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从生源从业情况来看,主要来自企业员工和待业人员,比例达74%(详见图1),说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性,待业人员希望通过进修获取新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他们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不同的生源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同的生源则具有一些共性,一般来说待业人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和充足,企业员工技术技能好,退伍军人纪律性强,农民工刻苦耐劳,但他们受工作影响通常只有晚上或者周末才有时间学习。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生源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从年龄情况来看,40岁以下的占了95%(详见图2),说明学生是以中青年为主,这是社会生源学生干事创业的最佳年龄,也是继续深造和获取新技能的黄金年龄。他们精力充沛,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业。

从性别情况来看,男性占了63%,反映了男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迫切,这也与IT行业中男性从业较多的情况相吻合。

(二)学习基础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64%的社会生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office操作基础,有些来自企业的学生甚至已经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基础,但还是有36%的学生没有任何的计算机相关基础,说明学生之间差异巨大(详见图3)。由于学生文化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巨大差异,需要制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案,推行个性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三)学习动机分析

社会生源的学生学习动机非常明确,94%的学生学习动机是获得学历证书,87%的学生是希望通过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详见图4)。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获得职位升迁和薪资待遇的提升。

(四)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影响社会生源学生学习效果的前三位因素主要是工作原因、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和家庭原因(详见图5)。社会生源的学生由于大部分是在职员工,一般情况下白天都需要上班,这使得他们上课的时间受到限制。而且部分学生已经结婚,要花时间照顾家庭,也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因此,长时间集中学习不太现实,这就需要采取集中学习和碎片化的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工作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满堂灌”,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而且通常先讲理论,再动手实践,“理实分离”。社会生源的学生原來的理论基础就比较差,而理论学习相对枯燥、难理解,他们更喜欢可视化、可操作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影响教学的效果。

通过调查,我们全面掌握了社会生源学生的学情,明确了学生以获取学历证书和提升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并总结了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巨大;
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生产脱节;
三是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长时间进行线下集中学习。

三、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与实践

面对高职扩招社会生源变化带来的冲击,众多研究者都对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付雪凌提出通过优化入学甄选方式、建立分类培养机制、完善弹性学制来革新培养模式[4]。阳恩丰从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学生自身等各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升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基本途径[5]。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探索扩招教学制度建设、实施路径和质量保障等。还有一些学者结合具体的专业进行了研究,如赵慧娴对扩招后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创新研究,提出了构建“产教融媒+”教学模式[6]。付怡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探索了适用于扩招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7]。这些研究对扩招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但目前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扩招的社会生源学生人才培养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还不多。

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社会生源学生学情特点,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适合社会人员方便就学、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

(一)建立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

扩招使得高职的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企业是其中重要的一员。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校企协同,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学队伍,依托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工作站,逐步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跟岗轮训制度,建立企业专家或一线技术人员兼职任教的长效机制。根据培养目标,校企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共同进行教学与教学评价、共同建设实践基地等,同时需要明确校企双方的人权、事权、财权,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逻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化组建课程。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通过与企业共同调研和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抽取出对应岗位(群)的核心能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形成学习领域。根据职业成长和认识递进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将行动领域序化组合,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结合国家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职业标准,构建专业基础、岗位能力两个模块的“六种能力”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如图6所示。这六种能力对应的课程模块层层递进,有利于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项目化的教学内容

社会生源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强,他们厌倦枯燥的理论学习。根据社会生源学生的学情特点,课程内容教学以项目为导向,根据职业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在讲授网页设计课程时,以某企业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为导向,校企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把真实的企业项目分解转化为教学的任务,把网页设计的技术原理、人文思想、艺术性等理论知识融入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教学过程以项目实战的形式促进学生网页设计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内化。通过项目化的教学,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网页设计和制作流程,掌握相关的技术,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实施“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

面对扩招后社会生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实施灵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大多数只需要安装软件就可以进行学习和实训,这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网络课程,通过慕课、微课、录播、直播等方式进行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大数据精准掌握学生学情,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和认知能力构建学生学习的目标树,差异化推送教学资源,实现精准教学。另一方面,开展“送教上门”“集中学习”等线下的面授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应用。通过实施“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学生随时学、随处学,并且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受家庭或工作困扰的问题。同时建设分级的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平台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实现教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五)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标和指挥棒,对引导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结合社会生源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胜任力为导向,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学校和企业为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以信息技术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考核为重点,强化课堂、实训、实践和实习等环节的考核,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建立学分银行,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社会生源学生的工作经历、技能证书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学分置换的方法,实现不同类型教育成果的认定和转换。

(六)建设“专业导师+职业导师”的校企“双导师制”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生源学生大部分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向往校园,同时对职业发展也充满期待。因此,通过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组成“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学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学校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做好专业学习规划和专业学习,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成长。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职业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意向,指导学生做好职业成长路径规划,进行基于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共建“双导师制”,共同教学、共同管理,发挥校企导师各自所长,指导学生与岗位对接、与社会对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七)打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大师工作室”“校中厂”,引入企业项目到课堂,将学生日常的实训实习过程与企业的实际操作相对接,实现“教、学、做”一体。另一方面,大力在合作企业中建设“厂中校”,定期选送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生产一线的工作中熟悉企业生产规程,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提升职业技能。通过与企业进行校内外的协同和联动,高职院校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条件,扩展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高职扩招是高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一次重大挑战。高职院校除了要从数量上扩大办学规模外,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产教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罗健文. 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三个转变”[J]. 教育与职业,2021(2):104-108.

[2] 柳清秀,江丽.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管理理念的五个转变[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17-120,138.

[3] 邓晖. “弹性学制”,不该只是噱头[N]. 光明日报,2014-06-30(5).

[4] 付雪凌. 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23-32.

[5] 阳恩丰. 高职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途径探究:以广州C职院为例[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65-71.

[6] 赵慧娴. 扩招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媒+”教学模式实践与创新[J]. 河北职业教育,2021(5):36-39.

[7] 付怡. 扩招生精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酒店管理與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22(26):120-12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for Social Students

GONG Chengqing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1450, 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mi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erv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expansion of millions of student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mpa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nrollment expans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the majo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mad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ocia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it proposed such measures as establishing a sou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uilding a progressiv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professional post capabilities, designing project-based teaching content, implementing the “online + offline” teaching mode, forming a diversified teaching assessment system, and building a school-enterprise “double-tutor system” of “specialty tutor + career tuto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new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rollment expansion.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rollment expansion;

social stud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高职扩招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15期)2019-09-25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9年5期)2019-07-08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9年5期)2019-07-08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9年5期)2019-07-08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计算机教育(2016年10期)2016-12-19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6年10期)2016-11-12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推荐访问:面向社会 生源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