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活动丰富情境写作

许瑶

对于写作者而言,最困难的地方不在于成文后接受评改意见从而丰满细节,促进自身对写作兴趣的提高以及能力的提升,而在于突破写作过程中的重重障碍,确保思路的畅通,从而能够下笔铺陈,真实表达。因此设计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让写作任务发生的情境可触、可感,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学习空间与真实素材。

一、从“听”出发,设计“韵味”活动

学情是课堂实践活动设计的出发点,设计要重在预设,更要善于生成,设计出的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段发展规律,进而促使其积极参与,主动积累,深度思考。同时,教师要根据学情创设写作情境,在课堂中“开展真探究,经历真体验”,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思维,激发学生强烈参与度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整合写作思路,营造愉悦的写作氛围。

(一)设计“朗读者”活动,增强课堂“韵味”

课堂活动设计要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感官体验,文章要想写出美感、韵味感,就必须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先触摸到文字的美感和韵味。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以声润心”的良好氛围,通过设计朗读活动传播文字的美,展现朗读对象的生命活力,落实新课标中“语文教育是用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通过符合学生特点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多读书、勤思考、多实践,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能力素養,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写人要抓住特点”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写出人物精神”,教师设计系列“听写”课,从“听”出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朗读者”活动切入,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交流丰富文本素材,设计“我把(闻一多、邓稼先、鲁迅、白求恩、史铁生……)读给你听”活动,创设可感情境,使学生站在“多事迹、多经历、多角度、多时段”的层面“听”人物,当课堂被激活时,深度学习的氛围便自然形成。

以闻一多为例,学生提前准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片段、阅读积累、课后推荐等),教师课前收集并检查文章质量(可在教研活动中合力检查文章质量),将文质兼美的选文《七子之歌》《我的父亲闻一多》《我的先生闻一多》等整理成册,结合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用“共听同享”的方式打开学生认识闻一多先生的一扇窗。全班同学采取接力抽签的方式朗读文章,课堂中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并做好笔记,在“听”中了解闻一多及其事迹,在“听”中记录个人真实感受,在“听”中整理行文思路。好文章要精读,一篇文章学生可自选读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不同的朗读者由于自身对文字的亲和度、感受力和知识储备不同,对文章的朗诵表达也不尽相同,听者接收到的声音信息一方面是对文字传递信息的专注把握,另一方面来自朗读者自身情感的调动能力。作为聆听者除了专注认真地听以外,听后需要在《我所知的闻一多》《诗人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题目中自选作文,将情境设置与自我经验相融通,促进学生写作思路的构建,实现对人物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表达。

(二)收集“聆听者”作品,检验课堂活动实效

在“朗读者——我把XX读给你听”课堂实践活动中,写作任务的环境是闻一多20世纪30年代的事迹及经历。创设写作情境有利于学生真实的生发、拓展、联想和想象,易于确立特定的写作目的和对象,能调动起学生真实的倾听体验。学生从不同角度选题立意,课前收集资料,课中朗读展示、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写作前结合资料与所听、所记整合文字材料,以打磨作品。

学生1: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十分心爱自己的书籍,却又因环境所迫,饥不果腹,不得不将从北平带来的十几本线装书卖给联大图书馆。他,舍不得。他,总是在学习,不断地研究,想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都消化掉,他默默地学习着,从来不“说”。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革命家,他会大无畏地出现在群众大会上慷慨淋漓地大骂特务,他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曾说他一定要在回北平后把变卖的书赎回来,却最终倒在了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下……他,是爱书的学者,是大勇的斗士!

学生2:《园内》一诗有这样的文字“像苍松一般猛烈地,像西山一般静默地工作”,这是闻一多写他自己埋头书案潜心治学的日常。闻一多在20世纪30年代,向古代典籍钻探。他在研究古典唐诗时,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他总是头发凌乱,时常连饭也忘了吃,桌面凌乱不堪,对学习和工作饱含高度的热情和认真。“中国,不是法兰西,因为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我想中国没有《最后一课》,就是因为中国有闻一多,千千万万的闻一多勇于反抗,在生死关头,以生命践行“说”和“做”,用生命和“你们站出来”的呐喊唤出了一个新世界——

好了!新生命胎动了!

寂寥的园内生了瑞芝,

紫的灵芝,白的灵芝,

妆点了神秘的芜园。

灵芝生了,新生命来了!

好了,活泼泼的少年,

摩肩接踵地挤进园来了。

学生3:闻一多,爱国诗人,民主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他不是冲在前线的士兵,但却和士兵一样,如鲁迅一般,以笔为枪,墨为子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坚守着正义,批判着反动势力。他横眉冷对特务空洞、漆黑的手枪,如一根蜡烛在最后一刻也要发散出光亮,他大声呵斥反动派,声音穿越了时代。他虽然死了,但他如光如炬,中华民族中会有千万个“他”站出来,照亮人民前进的路,守护我们共爱的家园。

学生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是闻一多所作的《七子之歌》,闻一多将澳门比作向祖国母亲吐露心声的儿子,深刻表达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同“七子”一样,发出“母亲,我要回来”的呼喊。在一个三月份的深夜里,闻一多先生挥笔拟成《七子之歌》组诗,当时的他远在美国求学,遭受了各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精神上的艰难,他十分孤独,内心思绪涌动,将命途多舛的国运与自己在美国的思乡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这首组诗达到了“诗言志,歌咏言”的震撼效果。

语文学科的写作素养正面临重要转向,在课程目标上,从着眼于写作一般素养转向聚焦于写作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内容上,从写作技能训练转向写作策略指导。情境式写作,是建立在特定语境中的书面表达,写作活动是在特定语境中构造语篇,其意义在于强化写作的目的、对象意识,设计“韵味”课堂实践活动能消除写作与生活的隔膜,回归写作的本真,实现“语言積累,精神生长”的语文教学主张,实现“为真实而写,为感触而写”的写作教学主张。

二、从“尝”出发,设计“美味”活动

情境写作教学要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重视生活实感的创设及写作时空的迁移,增强学生对所感对象的熟悉程度,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写活细节。在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情境的介入:1.加入真实元素,激发参与热情。2.鼓励交流实感,引发深度思考。3.呈现名家佳作,诱发探究心理。当课堂被激活时,深度学习的氛围便随之形成。“有效激活,真实感受”最根本的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可感的情境中,用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记忆储存,引发学生对往事的回忆,链接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阅读感受,以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结合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抓住细节”,教师设计“品鉴课本中的美食,寻找生活中的鲜味”活动。为学生展示阅读材料汪曾祺的《一食一味》,带学生读教材中《昆明的雨》对“菌子”的描写,从美食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形成一棵菜、一瓣蒜、一节藕便是一个美食世界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上拿出提前准备的道具(藕、虾、咸鸭蛋、五谷、菌子等)供学生细致观察,从会吃、会做、会品、会写的目的要求出发,指导学生感受食材带来的感官体验,探究食材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学习制作美食的方法,理解美食不仅凝聚着当地的风俗和历史,也承载着个人生活的色彩,记录美食更是感知现实的一种有益方式。

要想让学生的写作更加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写作教学的内容就不能只停留在“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的范畴中,还应细化写作内容的分支,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写作思路,引导他们通过深入情境完成对写作内容的艺术化加工,实现写作素材的真实性、丰满性、典型性、创造性。

设计“品鉴美食”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醒学生“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如《一食一味》完整地收录了“汪曾祺谈美食”的系列散文,作者不仅在写美食,更是以品类丰富的食材作为载体,讲述他从酸甜苦辣中体会到的人间滋味。关于美食主题,好的课堂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食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并保持认真向上的生活态度,研究美食仿佛在研究一件艺术品,给予人味蕾享受的同时于不经意间表现出食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将食材的样式、美食的制作、品鉴的感受、对生活的态度一一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还能将课堂所设计的活动情境艺术性地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从“找”出发,设计“趣味”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语言的运用与实践活动可以发生在课堂也可发生在课下(家庭中或校园中)。合理发现和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组织写作材料,把家庭成员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历进行记录和整理,设计课前采访活动,了解陪伴爷爷、奶奶成长的“一地”“一物”“一景”,这种指向语文素养的情境活动设计,不仅会使语言发生具体而可亲,还会强化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爷爷、奶奶饱含真情的故事以及鲜活的生命力量。

结合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任务“学会记事”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怎样选材”,教师设计“寻找他/她的老物件”活动,学生在家中寻找长期陪伴父母、爷爷奶奶的“老物件”,可以是一个眼镜、一个水杯,也可以是一个帆布包、一个塑料袋、一个针线盒……通过寻找“老物件”的活动,调动学生对家人的观察和关心,激发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参与家庭生活的热情。情境的设定,也可以是家人常去的一个地方,厨房、阳台、书房或地下室或后院、停车场、活动室……观察家人在这个地方长时间停留具体都做了些什么,观察他/她的神态、动作、语言,细致刻画人物,记录家人的真实生活。“一地”“一景”“一物”的寻找,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这些情境的发生是自然可感的,不会枯燥,不会虚假。在这样的情境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知识,采访、记录、说明“老物件”的具体功能以及与身边人的故事,学生在寻找过程中难能可贵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受也会被融入在之后的写作表达中。

设计“寻找他/她的老物件”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进行有序记录,整理采访稿,将“人”与“物”串联起来,在叙事中锻炼学生真实性、逻辑性的写作思维。在语言的表达上体现个性化特点,在叙事中学会用不变的“景”“物”“地”去抒写变化的“人”“事”。通过细微的观察展现事物的特征,抓住细节突出亮点,锻炼学生对素材的整合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情境的真实介入:1.设置开放性的课堂实践活动。2.设置启发性的课堂实践活动。3.设置趣味性的课堂实践活动。将课堂与生活打通,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存在于生活中。

写作是一种练习性的尝试,这种练习不仅仅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更应该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下发生。创新的课堂实践活动设计是学生走向流畅作文、真实作文、生动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践行新课标理念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猜你喜欢美食情境活动不同情境中的水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10期)2022-11-10“六小”活动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活动随手拍”家庭科学·新健康(2022年3期)2022-05-10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美食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护患情境会话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3期)2017-02-14特定情境,感人至深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6年3期)2016-11-11美食都被玩坏了爆笑show(2015年10期)2015-11-18

推荐访问:情境 实践活动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