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上如何贯穿品德教育

摘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这种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每一位学生往往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教师的为人处事方法。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尤其是责任感较强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感化。为此,本人在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塑造高尚的师德形象,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动学生。

关键词:教书育人;德育教育;为人师表

正文:语文课是一门开设时间较长,涉猎内容较广,思想性较强的学科。语文课本上选取的文章都是内容健康向上,思想内涵丰富,文质优美,感情真挚,读后能给人以启迪且对人有教育意义的典范文章,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和很大的可发挥空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等诸育的和谐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的思想道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從。”教师这种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每一位学生往往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教师的为人处事方法。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尤其是责任感较强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感化。为此,本人在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塑造高尚的师德形象,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动学生。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还要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自己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成为学生学习和借鉴的镜子。

二、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自然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基础、最持久、影响最深远的学科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落实思想教育的教学任务,即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语文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德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可以通过巧设导语,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分析关键词句,解释思想内涵,自然进行德育渗透。

三、利用课文内容与插图,进行德育渗透

低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意境优美的插图,它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美丽图画,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如《比一比》一文的插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农家小院中温馨的生活场景。教师如果利用好这幅插图,就肯定会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合学生家庭实践与课堂教学,开展课堂德育教育

在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语言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容易被忽视的道德教育形式。从目前来看,蕴含于活动中的道德内容,已经是当前道德教育的主要部分,它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渗透性,特别适合青少年学生。如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定会产生思维的火花,情感交流,并把学习内容不断引向深处,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和身心素质,增强“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五、在第二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课堂走向生活。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可以利用劳动节、儿童节、父亲节、国庆节等举办各种班级活动,如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为爸爸妈妈制作节日礼物等。在“学习雷锋活动月”中,组织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帮助邻居、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联系课文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个对祖

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心灵进化的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没有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可又是真真切切可循可知的。它包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可发现和感知的。在语文教学中愚教于德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教育的特殊功能,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菊.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浅见[J].青海教育,2014年Z2期.

[2]朱素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3]倪启海。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5年23期.

推荐访问:品德 小学语文 贯穿 课上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