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繁星教案

 二、《繁星》教案

 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 陈珍珍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 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设计:(显示课题,利用课题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课文。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题目:《繁星》。俗话说: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从“眼睛”中,你们读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一起随巴金先生去看繁星,听听他的感受。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 成都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 中篇小说《寒夜》。

  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家庭的束缚来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三、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纳凉、摇摇欲坠、半明半昧、舱面、模糊、模样、霎眼

 四、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并产生了怎么样的感受?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些感受?

 (学生听课文朗读,并用铅笔画出相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同学讨论,并回答问题。)

 时间

 地点

 语句

 感受

 从前 七、八月

 在家乡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甜蜜、温馨依恋之情

 三年前

 在南京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亲密、伙伴之情

 如今

 在海上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惬意、信赖知心之情

 有一夜

 在船上

 2、全班齐读课文第3段

 (1)理清思路:

 仰望→欲睡→沉睡(板书)

 (2)明确本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3、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1)“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明确: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2)怎样理解“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明确:1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

 2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所以感觉“巨人”在“跑”。

 五、归纳小结:

 本文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第一段):描写“我”在家乡观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段):描写“我”在南京观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四段):描写“我”在船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小结: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自己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3段;

 2、完成:“探究、练习”二

 板书设计

 二、繁 星

 巴 金

 第3段:仰望→欲睡→沉睡

推荐访问:繁星教案 繁星 教案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