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投递员事迹材料

  最美投递员事迹材料

  相隔10多年,王xx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国庆节前夕,王xx被授予全国“最美奋斗者”称号。依旧是瘦削的身板,黝黑的脸庞。只是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更深。那天,在全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宣讲会上,54岁的他,身着崭新的邮政制服,胸前10多枚金色的奖章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评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xx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xx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是他30多年来的奋斗之歌。

  30年来,他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30年来,他行程34万公里,相当于27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8.5圈。

  30年来,他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藏乡木里绵延数百公里的雪域高原上,马班邮路乡邮员牵着马踽踽独行的情景是当地老百姓心中最生动的映像。

      “邮”路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过去木里的交通通信非常落后,很多乡镇都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也没有电。那时,邮件的传递全靠乡邮员背送。上世纪60年代,逐步给乡邮员配备马匹,开始实行马班邮路。

  所谓马班邮路,其实就是乡邮员牵着驮邮件的马,顺着马帮踩出的羊肠小道所进行的一种传邮方式。在木里,马班邮路有15条,单程长达2303公里。通过马班邮路,党报党刊、政策文件才能尽快地送到偏远的乡村,党的声音才能传到木里的每个角落;通过马班邮路,远方亲人的问候才能温暖着家乡父老的心田。所以,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乡邮员是党的人,是政府的人。

        经历

  1985年,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把手中的马缰绳交给了王xx,对他说:“父亲老了,走不动了,这个班今后就交给你。”那年,王xx20岁。他走的是父亲走过的老路,从那以后,一走就整整走了30年。

  刚开始,王xx负责的邮路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往返里程584公里。1999年,县邮政局领导从关心王xx的角度出发,让他只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360公里,来回要走14天,王xx每年有330天,独自跋涉在这条人迹罕至的邮路上。

  “我走的路都是高山和峡谷,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大多数时候只能露天宿营,在山岩底下、草地上、大树底下搭个简易的帐篷就睡。一路上,先要爬山,翻海拔四千多米的察尔瓦雪山,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冷得要命;下山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四十多度,又热得要命。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口冰块。最苦的是雨季,几乎没有穿过一件干衣服,睡过一个安稳觉,本来就难走的烂石路变成泥浆路,深一脚,浅一脚,连骡马都打滑,我常常摔得浑身是泥,夜里也只能裹一块塑料布睡在泥水里。”回忆起路上的苦和累,王xx都觉得没什么,他说,最难受的是孤单。

  “我们送邮件是固定的班期,不能和大队马帮一起走,只能一个人走。一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心里憋得难受,就和骡马说话,要不就唱山歌。到了晚上,山里更是静得可怕,我燃起火,想着家中的妻子儿女,常常是边喝酒边流泪。”

  除了苦和累,邮路上还常常遇上危险的事。

  在这条路上,他曾遇到过歹徒,手持随身带的柴刀和歹徒对峙;用溜索过雅砻江时因溜索断裂,他被重重摔在江边的沙滩上,差点被卷入波涛汹涌的江水中;还有山体滑坡、山洪暴发、四处出没的野兽、狂风暴雨暴雪、摔得头破血流等等,这些都是在邮路上会经常遭遇的,甚至,在这条路上,他还被受惊的骡马踢破了肠子……“常有人问我怕不怕,说实话,说不怕也是假的。但为了送信,我一个人什么路都敢走,因此老乡们都叫我‘王胆大’。”


 

推荐访问:投递员 最美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