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15篇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15篇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

  会议明确了20__年经济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供给侧管理顺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逻辑

  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理论界一直热议“新供给经济学”,对其理论演绎和实践逻辑从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释,这是非常应势的针对性研究,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判断。笔者认为,其实,在一个经济运行周期中,什么时候多使用些需求管理政策,什么时候多使用些供给管理政策,政府在协调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中怎样把控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和施策力度,并没有优劣之分,完全要依赖其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和满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需要。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能够比较平稳地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是充分运用了经济赶超时期后发优势和要素资源比较优势,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活力。但今天中国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各种生产要素已经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国内国际经济格局也出现了深刻变化。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资金成本等要素投入的低水平数量型规模扩张助推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红利”时代已经告一段落。今天的中国,面对的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克服“三期叠加”的“成长中的烦恼”,要应对各种利益博弈的挑战,在传统生产要素边际效率递减、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拐点的时候,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依靠创新驱动,优化要素配置,重塑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释放组织变革的红利和制度改革的红利,以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说,过去的30多年,中国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需求经济学这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的今天,我们必须谋划好“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的供给经济学问题。这就是中国经济学今天的基本逻辑,其着力点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来盘活巨大的要素存量;通过提高投资有效性,扩大有效供给,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通过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是一个重大判断,也是一个顺乎时势的战略抉择。

  切实运用好政策“组合拳”实现“五降”和“五增”

  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围绕“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重点任务,会议明确了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和取向,即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实施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关键是要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在“五减”和“五增”上下大功夫,取得实效。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现实经济压力来看,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减少和降低这五个方面的压力。这五大任务,实质上是相互关联,相互牵掣,有着内在联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化解产能过剩(去产能)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许多产业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原因,也有经济周期原因和体制性原因,比如,“一吨钢铁”卖不过“一斤白菜”令人咋舌,今年的煤价跌落到历史低点,原油价格也受到国际油价大跌的困扰,等等。在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基础上,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要积极引导,化“过剩产能”为“富余产能”,通过开辟中西部产业接续发展通道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纾解;也要把去企业库存与减低企业成本紧密结合,在财税政策和价格政策上切实减少企业负担,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在转化二三线房地产库存上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扩大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上紧密结合;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一方面要守住防风险底线,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建设,等等。因此,解决“五减”,本质上是要变“结构性减负”为促进“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补短”。

  笔者认为,对应这“五去”还必须强调 “五增”,就是“增活力”“增动力”“增效益”“增均衡”和“增信心”。要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创新,以改善供给侧管理的视角,切实加大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消除利益壁垒,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权力于市场、还权力于社会,以充分激发企业活力、社会活力和大众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组织制度的成长步伐,尽快让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孕育而生,以创造新供给带动释放新需求;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未来的5年,加大力度推进区域发展均衡、城乡二元经济均衡、产业发展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均衡,以及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发展均衡,让更广大的群众普遍增强改革发展的获得感。

  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增信心”。尽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正如所指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全党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便无难不克、无坚不摧。

  “十二五”成就辉煌,我们又站在新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新引领,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新开篇。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2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3

  两会的议题中,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对中小企业的税务优惠、对制造业的扶持帮助、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对医疗保障的制度完善,无一不关乎民生幸福。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国家攻坚克难、稳步向前的决心让我们对日后政府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从对外始终保持的和平外交理念,到国家内部始终团结一致、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坚定不移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实实在在落实到百姓头上的。

  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未来一定能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也要做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肩负使命和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4

  为了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活动要求,动员大会之后,我反复学习了部长的讲话,以及省委市委领导的讲话,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思想认识水平上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由表及里的进行学习和思考,对照讲话中所提出的种种作风问题,反观自己身上是否存在,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经过几天的学习,对于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保持良好的干部形象也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在当前这个时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越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越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越要深入扎实地做好艰苦细致的工作,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稳定,共克时艰。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要切实纠正不正之风,转变不科学的思想观念,使每一个公务员都懂得讲政治、顾大局的现实意义,都明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现实紧迫性;从而打造一支“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而造就千千万万个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千千万万个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通过学习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的作风,才会拥有一腔的浩然正气,才不会倒在金钱物质的诱惑面前,才不会被淹没在无情的物欲横流之下,才能够无所畏惧地大步前进,才能够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尽管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公务员,但必须彻底清除残留于意识深处的“官本位”的观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牢记三种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克己奉公,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回答与释疑,做好记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形象。

  通过学习,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了作风建设对于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才能完成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作风是人们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中反映,是品格、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我们党是执政党,能不能经受住长久执政的历史考验,能不能带领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靠指导思想、大政方针、路线政策的正确,也要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崇高圣洁的生活作风。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作风正才能形象好,形象好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事业兴,事业兴才能国昌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是我们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好机会,也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好机会。我将按照干部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学习,深入思考,及时总结,大胆实践,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和本职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5

  近年来,新疆富蕴县坚持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积极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观念,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

  强意识重示范,树牢“风向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为各部门(单位)、乡(镇)、工作队、村“两委”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新疆“四史”及民族团结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采取举办读书班、集中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85期,教育引导各族领导干部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结合“访惠聚”七项重点任务,组织工作队挖掘258个本村群众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建立113支“民族团结我来说”宣讲小分队,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等文化阵地,以小板凳、小段子、小专题、小讲坛、小故事“五小”宣教法为载体,用群众熟悉、乐于接受的“土”语言开展宣传教育138场次,引导各族群众讲民族团结的情、说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

  抓文化促融合,绘制“同心圆”。充分利用纳吾热孜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契机,挖掘哈萨克族文化资源,通过举办赛马会、民族风情旅游节、阿肯弹唱会、民族刺绣推介会等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并发挥县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作用,把镜头对准少数民族群众,加大对外宣传、推荐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力度。依托“党建+旅游”发展定位,以哈萨克族特色餐饮为重点,积极发展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民族舞蹈、酒水、奶制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产业,打造“丝路姑娘”奶制品合作社、“喀山牧歌”肉制品加工厂等特色品牌,辐射带动720余名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领办创办黑加仑种植、特色杂粮种植、肉奶制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12类专业合作社,带动村庄产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访民情惠民生,架起“连心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项目申请、技术指导、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措施,帮助创办乔山劳务服务公司、萨尔托海村“两园”、克孜勒加尔村万亩葵花产业等“造血”型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巾帼力量等285名志愿者,成立爱心救助、科普宣传、法律援助等10类“民族团结我先行”志愿服务队,按照每人结对帮扶2-3户少数民族困难群众,逐户上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分类整理,建立民情台账,以开展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调研、进行一次走访慰问、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四个一”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弱势群体提供“零距离”亲情化、个性化服务,帮助确立发展庭院经济、民族刺绣等568条增收措施,真正使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6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心得体会三篇。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7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作为一名教师,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2021年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2022年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教育”: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政府工作报告让我看到了国家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战略性。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8

  20_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客观评价了20__年经济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确定了20__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和总体要求、政策基调和主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驾驭发展大局、把握规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学习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谋划好20__年工作,推动科学发展,谈几点思考与学习体会。

  一、准确把握“四个基本” 深刻领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

  20_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意义重大、节点关键。这次会议是在欧债危机蔓延、国内经济下行、部分中小企业破产、股市持续下跌等如此复杂背景下举行的。中央对明年经济发展的策略应对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全国经济协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挥棒,所以必须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反复学习研读、思考归纳,我认为把握好会议精髓,必须把握“四个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无数的事实证明,党的事业胜利来自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分析。20__年中国经济在危机中成长,所以在20__年政策安排和准备行动之前,一定要对形势有一个准确判断。会议认为,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股市持续暴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美国经济陷入混乱和高负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前景低迷等。这就是中央对形势的基本判断,只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两个形势基本判断上来,才能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自觉性,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和主动,才能趋利避害,实现稳中求进,实现持续发展。

  二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定调。中央对各种形势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断,提出了推动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个“稳中求进”的定调,对于把握20__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数量与质量很重要。这样基调的确定,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的科学判断。“经济维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光稳还不够,必须继续朝前走,在稳的前提下,要化不利为有利,在危中求机,推动经济继续平稳地向前,因为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去解决,要准确理解,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的辩证关系。

  三是把握对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中央强调20__年经济工作,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线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做到四个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个战略基点,因为外需无法左右、内生动力、自主发展必须扩大内需;牢牢把握发展实体这一坚实基础,鼓励勤劳致富、实业致富,不鼓励投机式致富和掏别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鼓励自主创新、增强集成创新,以创新增强竞争力;牢牢把握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这四个基本原则,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标杆,就有了着力点和着重点,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五项: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二是抓好“三农”工作,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四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实工作任务远远不止这些,这是中央对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强调了着重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二、 突出“五个坚持” 在履职实践中落实会议精神

  20__年全国经济工作大政方针已定,目标任务已明确,调子已定。关键是要抓落实,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 20__年我们将以迎接宣传和学习贯彻党精神为主线,把握一个总基调,强化“两个保障”, 突出“五个坚持”,重点围绕“稳”字做文章、围绕“进”字求突破,全面做好20__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

  一个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是20__年经济发展必须坚决执行的一个总的政策基调,不能 有丝毫动摇。

  强化两个保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为落实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提供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实现中央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战略目标。

  突出五个坚持。我们要深刻理解“稳中求进”准确内涵和内在要求,在稳中求进的框架内,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在工作中突出五个坚持:一要坚持稳中求进。稳是为了进,进是为了稳,不进无以稳,不稳无法进,因而进才是稳的目的。我们要按照总分行要求,紧贴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况,针对性拿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议,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资金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大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最大限度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型等企业贷款增幅要高于平均增速,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在稳中继续前进。

  二要坚持稳中求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不变,但要求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这对执行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作为货币政策的传播和执行者,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稳健货币政策的新内涵、新要求。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对不同的行业和产业区别加以政策对待,同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变动,适时适度调整窗口指导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货币政策意图灵活支持经济实体,把货币政策执行得适时适度、灵活有效。

  三要坚持稳中求优。就是通过优化对政府、对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的金融服务,为货币政策传导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引导金融机构贴近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经营优势,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以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着力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再建项目、小微企业优先发展,成效优良。大力推进民生金融创业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辖内社会秩序优良。

  四要坚持稳中求新。要创新货币政策传播新渠道,在“四会”基础上,建立约见谈话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发情况报告制度、定时会商制度,信贷投入效果评估制度等。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继续推进深化扩大推广“金融帮办、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金融服务新形式。大力推广林权抵押、商标质押等融资新渠道,指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等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举行金融产品创新推介会、督办会、表彰会。加快推进融资债券、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活动,提请政府制定一个推动直接融资指导意见和激励办法。

  五要坚持稳中求为。在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中,人行要主动作为,顺势而为,为所当为,正确把握政策,准确判断形势,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当好地方政府参谋助手,加强沟通协调,开展良好合作,争取地方政府对工作的支持,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协助政府出台鼓励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制度办法。继续深化“金融帮办、县区行”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引导金融机构开拓视野,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责任。加大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和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努力推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富庶幸福新淮安贡献力量,为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撑,为实现淮安五大建设目标作出努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献礼。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9

  万物更新使向前,行远自迩方致远。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是“十四五”关键之年,作为一名学生骨干,通过观看两会直播,我知道了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回首峥嵘岁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是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是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会精神,在新绘的蓝图面前,我将主动开放求变,扎实践行改革,努力提升知识贮备,提升综合素质,锤炼作风,为学习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0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1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2

  在学习两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党和政府求真务实、催人奋进,饱含人民深深的期许。这让我备受鼓舞、深有启发,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在过去的一年,成绩与困难并存。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这份成就实属来之不易,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也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坚韧不拔。作为南开青年,我们应当以学促做,通过对学习内容的体会不断强化新时代使命担当,以青春力量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而努力奋斗!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3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4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心得体会四篇。

结合实际学习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5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xx工作最基础、最长远的问题。地委扩大会议指出,xx民族团结拥有悠远的历史基础、深厚的思想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xx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团结稳定,不断开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持续用力巩固发展各民族大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效运用xx的历史事实、考古文物、文化遗存,研究设立“阿肯节”等活动载体,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宣传教育阵地,到优化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加强兵地结对共建、军民结对共建、对口援疆结对共建;从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着力打造“金山石榴家园”特色示范品牌,到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互嵌式社区、互嵌式乡村;从持续开展“夏骑马、冬滑雪、一年四季踢足球”“青少年心向xx”等特色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从小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到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倡导鼓励各族干部群众互学语言,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长期以来,xx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形成了各民族亲如一家、同心同德、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做好民族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xx各项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各族群众就能安居乐业、共同发展。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好地委扩大会议在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作出的系列安排部署。持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巩固拓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成果,在全社会营造学国家通用语言、讲国家通用语言、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浓厚氛围;丰富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载体,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常态化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滑雪、骑马、踢足球”活动,讲好xx民族团结故事,推动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金山大地。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如今,我们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上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x贡献xx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中共中央政治局 心得体会 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