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溶栓策略(院内、急诊)临床治疗价值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溶栓策略(院内、急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A组行急诊溶栓,B组行院内溶栓。结果:A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心肌酶谱(CK-MB、CPK)峰值时间、左室射血分数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溶栓的临床效果更优。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策略;急诊溶栓;院内溶栓;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218-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抗凝疗法、手术疗法、溶栓疗法等,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开通率明显高于溶栓[1],但因设备、技术等因素显示,溶栓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治疗时间为发作后1-2h,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溶栓,效果显著[2],现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如下文所述: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33例,男性47例,平均年龄为(5607±730)岁。根据溶栓策略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B组患者接受院內溶栓治疗,发病后先接受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在实施溶栓治疗。A组患者接受急诊溶栓治疗,怀疑急性心肌梗死者,急诊医生应迅速给患者完成标准的12导心电图,及时是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心电图也很少正常,故及时检查心电图有利于识别心肌缺血患者,方便实施治疗。配备内科医生,迅速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若内科医生不在场,急救人员应立即将心电图结果详细记录并传回医院科室以确诊,治疗。一旦确诊且无禁忌症者,应立即实施溶栓治疗。溶栓前给予患者吸氧、镇静、止痛治疗,首先静脉推注4000U肝素,在将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ml与10U瑞替普酶混合,进行静脉推注。溶栓12h后进行凝血检查,提示无异常,皮下注射5000万U低分子肝素,间隔12h用药1次,连续治疗5d。辛伐他汀,40mg/(次·d),贝那普利,10mg/(次·d)。溶栓期间加强患者相关指标检测,确保治疗安全性。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死亡率与血管再通率对比B组中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50%;29例患者血管再通,再通率为7250%。A组中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00%;有37例患者血管再通,再通率为9250%。经统计分析,A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B组(P<005),

22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肌酶谱峰值时间对比两组心肌酶谱(CK-MB、CPK)峰值时间、左室射血分数对比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内是最佳治疗时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际情况,确定无溶栓禁忌症后实施溶栓治疗,治疗时间越早,患者血管再通率越高,死亡率越低[3]。本次研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死亡情况、血管再通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分析。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肌酶谱峰值时间[4]。接受急诊溶栓治疗的A组在血管再通率、心肌酶谱峰值、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明显优于B组,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该结果进一步证明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不同溶栓时间窗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05):65-68

[2]卢延涛.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02):116-117+120

[3]姜琪华.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08):954-955

[4]于晓羽,代倩,程淑群,夏茵茵.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03):277-286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急诊 院内 临床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