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众心理变化看电视综艺节目的审美流变

摘 要: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艺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历史过程。这不仅仅体现为广播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品种和样式的不斷涌现以及广播电视艺术创作的空前繁荣,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广播电视艺术与其受众的日益密切的关联中。当前,丰富多彩的综艺节目,已成为受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而且也越来越普遍的审美娱乐对象。

中央电视台益智类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与《开心辞典》出自于同一支创作团队,都赢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和观众好评。而《开心辞典》已于2013年1月5日停播,而与之出自同一支创作团队的《开门大吉》于2013年1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登上荧屏后,收视率一直表现抢眼,屡创央视综艺节目收视新高。《开心辞典》的停播与《开门大吉》的火爆,与广播电视受众审美的发展与流变不无关系。

关键词:综艺节目 受众 审美流变

一、准确把握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广播电视的“受众”是一个模糊而又笼统的概念。它既是集体性的,又是个体性的。而在本质上,受众既是对象,又是主体,既是节目的消费者,又是节目的参与者。惟其如此,受众的接受与消费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实践及形态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开心辞典》和《开门大吉》作为国内主流的益智游戏类综艺节目,将镜头对准普通人,选手选拔门槛低,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在节目中尽力展现这些怀揣梦想的普通人乐观、自信、上进、勇敢、富有爱心的精神风貌,突出他们的人性亮点,让普通的受众个体在节目中看到他们自己的身影。而“家庭梦想基金”为节目增加了强烈的情感元素,“情感”让节目和嘉宾与观众产生共鸣,益智和情感结合,与受众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从节目播出的呈现效果来看,这两档节目的形式都不复杂,不炫技,在游戏竞技的外壳下,有人性的触探,有梦想的唤醒,有和观众的情感沟通。这种充满温情又“接地气”的节目表达方式,给予了受众的真正理解和尊重。不止是掌握受众的意识,满足受众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确立真正的受众本位的立场,调动了受众的热情,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接受了受众的选择。

二、从《开心辞典》到《开门大吉》看综艺节目的审美发展

1、电视受众接受与审美日常化。具体说来,受众的审美日常化首先意味着审美距离的缩小或贴近。由于其传播的直观与便捷,早已成为现代各种各样的家庭中一员。而电视受众在接受过程中的这种日常化审美常常与受众的一种跳跃式的观赏方式分不开。所以,受众的收视行为表现出十足的随意性,收视内容也具有更加明显的偶然性和选择性。与此相应的,便是受众审美期待的相对弱化及注意的适时分散。在电视接受的家庭性、随意性的环境下,受众往往是一方面在从事着其他事务,一方面在接收节目,于是,节目的收视往往在其他是事务的穿插中间歇地进行,甚至在某些受众那里,他们仅仅是把节目作为日常活动的背景。此时,受众对于节目的审美注意也只是在一种有意无意之间进行的。或者说,那些没有耐心的受众的审美注意总是处在不断的转移之中。相较于《开门大吉》,《开心辞典》的结构过于单一,只有“答题”一种内容设置,而“答题”的结果也只有“恭喜你,答对了”和“很遗憾,答错了”。答对的嘉宾赢得家庭梦想基金或奖品,答错的遗憾出局。节目形式的过于单一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节目内容的过于知识化,需要受众保持专注的收视状态。但保持专注收视状态受众又会因过于单一的节目形式而产生审美疲惫。而《开门大吉》融合了真人秀、脱口秀、益智秀、模仿秀、音乐秀等多种综艺节目的元素,并且巧妙地进行混搭,为观众提供了多种看点。《开门大吉》丰富的节目表现手法,用简单的形态巧妙杂糅多种综艺元素,扩大了受众群体,让受众在散点式的随机选择中愿意停留于此,符合更广大受众的口味,即使观众保持专注的收视状态,而丰富的节目形式自然而然成为了受众收视过程中的调节机制,使受众得以不断调节自己的审美注意。

2、“大众狂欢”与审美娱乐化。广播电视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当前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得到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是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等四项基本功能。其中,提供娱乐在大众传播中占据了相当庞大的比例。对娱乐的需求可以说是人类的本性。中国广播电视在观念上实现了从“宣传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而受众广泛参与的结果,使得综艺节目从节目形态到审美品格都发生了深刻的巨变。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晚会时代,到游戏时代、益智时代,再到当下最为流行的真人秀时代,突出表现为一种娱乐观众的旨趣。作为中国益智类综艺节目的代表,《开心辞典》以选手回答问题为节目主要形式,而《开门大吉》以“猜歌名”为挑战内容闯关方式,相较答题而言更具趣味性,更加平民化,娱乐化。在嘉宾设置方面,《开门大吉》摒弃了《开心辞典》只有参赛选手的单一设置,增加了模仿秀演唱嘉宾,如郭富城、刘德华、那英、韩红等。参赛选手在猜对歌曲后,表现出的除了答对的兴奋,还有看到模仿者外形、听到他们歌声后的惊喜。相较于作为典型的益智娱乐类综艺节目的《开心辞典》,真人秀等多个当下热门综艺元素的融合,更多了一分“大众狂欢”的意味。

3、情感建构与审美想象化。广播电视艺术所营构的意向世界是与广播电视的“此在”性及其受众审美的直观性直接相关。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往往都是“现在时”的,并且与受众此时此刻的直接收视是分不开的。尽管每个电视节目的具体所指可能是任意时态的,但是它们给予受众的却都是当下的直观,是一种活生生的直接体验。受众很容易从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受众感到现实与对象之间的时空差消失了,一切都变成为“此在”或者“此刻”的,变成受众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它缘自于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艺术的随时的直观的视听。《开门大吉》相较于《开心辞典》而言,在家庭梦想方面,情感更加饱满,人物故事也更加丰富多彩。如中国第一位盲人调音师想为大连导盲犬基地捐款;保定良心油条哥想开连锁店......这一个个家庭梦想,寄托了他们对家人的爱,社会的爱和人生的爱。这些平凡的嘉宾,朴实的梦想,构成了《开门大吉》所营建的意象世界的主体,更容易让受众在“此刻”感同身受,为他们而快乐,为他们而流泪。这些意象体现出了某种社会共同守望的价值理念,对受众造成一种虽然虚幻却又十分亲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且每期《开门大吉》会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歌曲进行合理搭配,许多怀旧的年代金曲会勾起受众的回忆、让受众陷入沉思,或伤感、或激动......以这种方式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让观众的心灵在“此刻”受到撞击,这样的环节设置比《开心辞典》中的各学科知识更加触动受众,让受众的“审美想象”尽情发挥。更加饱满的情感表达,更加真挚的情感互动,《开门大吉》中所包含的浓郁的情感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节目本身带有的一些博彩性,在“泛娱乐时代”下,娱乐观众的同时做到了趣味性、益智性和思想性的平衡,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审美。

参考文献

[1]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胡妙德,关玲主编

[2] 谭天《电视节目策划实务》

[3] 彭吉象《影视美学》

[4] 刘正举《眼光、勇气、智慧、坚持从《开门大吉》看引进类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创新》

作者简介:叶上上,女,籍贯新疆乌鲁木齐,汉族,出生年月1995年1月,单位新疆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推荐访问:流变 受众 看电视 审美 综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