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研究概况,概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研究概况;特点;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1;S1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319-03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支撑体系、投入水平、科技水平等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1]。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我国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生态农业,在学术界得到了接受,并对生态农业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试验和示范。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模式和技术3个方面。

1.1宏观战略研究

最早的宏观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态农业的定义、内涵、理论以及技术体系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途径及对策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学者的讨论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首先,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是必然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荒漠化治理、脱贫致富、食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变化、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应对加入WTO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2]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大意义。其次,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追求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保护和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因此,中国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与经济高度协调的生产体系,是综合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和可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评价体系是衡量生态农业建设水平的基本依据和手段。目前主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生态农业的效果等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法已经能够成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最广泛的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最后,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将朝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市场化、知识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相互融合与协调的方向发展。

1.2生态农业模式

一是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二是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三是时空食物链综合型。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2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2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三是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四是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学术界的开拓研究、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和生态富民家园计划,这在世界上都是最大规模的开创性工作,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也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型示范。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验交流会于2001年5月在西安召开。协会会员代表、农业部相关司局领导及新闻单位的代表等共116人出席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发扬成绩,开拓创新,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再上新台阶》的讲话。与会代表就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挑战与问题、对策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取得了预期结果。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于2001年11月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召开,特设高新技术展区,其中生态农业作为农业高新技术展区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展览并获得圆满成功。该展览的主题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展览从生态农业的产生背景、建设现状、建设体系、典型模式及工程、建设成效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通过沙盘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农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实例,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3 000多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省级试点县100多个,其中11个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通过生态农业建设,“九五”期间51个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2%、7.2%和6.8%,比项目开展前3年平均增长速度高4.7、4.5、3.3个百分点,并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1.5个百分点;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51个县的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秸秆还田率达到49%,省柴灶普及率达72%,废气净化率、废水净化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等均有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和农业的抗灾能力大大改善[3-6]。另外,通过实施生态农业,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增加了收入。一些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由于贴近百姓,具有多种功效,深受农民欢迎。比如将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温室大棚组装配套的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既解决了沼气池越冬常年产气的难题,又促进了北方冬季的庭院经济发展。辽宁省的20多万模式户,冬季平均收入增加4 000~5 000元;南方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为纽带,带动果树、蔬菜、水稻栽培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得到大规模推广,形成了著名的“恭城模式”、“赣州猪-沼-果模式”等。目前,以这些模式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正在各地迅速发展,推进了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大田生产无害化。

4制约因素

一是我国生态农业在理论上不成熟,科学边界不明确,没有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在实践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资源(如土地、水域)、较大的资金投入、有多元化技术和较高的成熟度、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等。二是我国农业的主要成就是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减少、温室效应、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农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来自资源环境的挑战。三是科技基础薄弱是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是有效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与现代农业相比,支撑中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动力不足,很多还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四是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薄弱;强地域性和多元文化对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又客观地形成了一些障碍。五是农业农村体制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制约作用,适度规模经营对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转变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制约因素。六是中国农民素质较低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一个制约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的深层次问题[1,7]。农民是农业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对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5.1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

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展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和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不仅是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探索、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是改善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等的迫切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8]、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

5.2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生态农业建设尽管已有20年的时间,1993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没有明确实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对包含循环经济思想的农业发展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9]。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激发发展生态经济理念和热情,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5.3加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依法实行非宜农耕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杜绝并严惩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同时由国家扶持发展相关产业以解决有关地区人民的生活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国家加大生态环境脆弱区(如黄河上中游)的环境建设投资力度;严格控制各种危害农业生产的污染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4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农业科研支持力度,促进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其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我发展,国家支持仍应为农业科研的主要经费来源。但国家应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奖惩办法,促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避免盲目性,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10]。同时也应加强农业相关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如污水处理利用技术、农业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作物抗性育种与生理以及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化与全球变暖的农业对策等,以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加强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国家应结合土地经营形式的调整,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庞大的农技推广队伍,通过增加农技人员的工资、增加和保证推广经费,保证农技推广渠道畅通等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最大程度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在农村广泛推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这样既有助于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也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5强化组织领导,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政策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体,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及农业执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和推广网络建设等必要的投入政策。

5.6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无论是深化传统产业,还是开发新兴产业,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首要位置,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要高瞻远瞩,开发立项要慎重,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迷惑,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6参考文献

[1] 宋谦.农业环境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9.

[2] 路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J].农村能源,2000(1):1-2.

[3]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5]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业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6]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生态农业——实践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7] 乔桂银.农业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2(6):95-99.

[8] 高春雨,李宝玉,邱建军.中国生态农业组织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通报,2009,25(24):392-397.

[9] 赵永博.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10] 翟勇.中国生态理论与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推荐访问:农业发展 对策 现状及 生态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