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之交通运输综合体系日趋完善

2009年夏,大学刚毕业的小梁从安徽到北京找工作。当踏上从徐州开往北京的K108次列车时(因为小梁居住的那座城市没有直达北京的火车),他发现火车上凡是能站人的地方都无空缺。在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期间里(现在K108的行车时间调整为9小时48分钟),他都没有去过洗手间,一是挤不动,二是洗手间早已被乘客“霸占”。而仅仅过了两年,即2011年的下半年之后,小梁回家的旅途变得不一样了。“因为京沪高铁开通了。现在,算上我转车的时间,也只需要6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而且乘车的环境也大大改善了。”小梁告诉记者。

是的,高铁的开通,改写的不仅是旅客的乘车时间,更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面对老百姓不仅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的出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持续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我国的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完备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铁路运输 效率世界第一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历时5年修建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被人们称为“天路”。而为其开通所创新的冻土成套工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进了世界冻土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中国铁路对21世纪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六次大面积提速,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发展重载运输,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客货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运输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升。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以高速铁路为例,截至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在建规模超过1万公里,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公路建设 步伐加快

从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诞生起,高速公路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央把包括高速公路建设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交通部门加快了高速公路省际‘断头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说。

十年间,我国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更成为交通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从2006年开始,国家组织实施了“五年千亿元”工程,中国农村公路建设步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快速发展新时期。

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猛增至8.4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农村公路由133.69万公里增加到356.4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97.18%和84.04%。

港口体系 日趋完善

港口被誉为“中国之窗”,我国9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都是通过港口完成的。十年间,我国全面实施《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沿海港口基本建成煤、矿、油、箱、粮五大运输系统,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为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统计,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2年的27.99亿吨迅猛增长到2011年的100.41亿吨;全国内河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1.03万公里;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数量为96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2148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59个。

同时,海事监管、海上搜救体制不断完善,我国水上主权、水上安全、水城环境得到保障,使“中国之窗”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航空运输 全球第二

民航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最重要的通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航事业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逐步成长为世界民航大国的光辉发展历程,并且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

近年来,民航在完成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的同时,在汶川、玉树地震救援等突发事件紧急运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航空运输无论客运还是货运,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

截止到2010年底,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276.5万公里,比2005年底增长38.4%,年均增长6.7%;共发送旅客2.7亿人次,比2005年增长93.1%,年均增长14.1%;运输机场达到175个,5年新增33个,改建了一批机场,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这些机场覆盖了全国91%的经济总量、76%的人口和70%的县级行政单元。

管道运输 四通八达

管道都埋在地下,老百姓一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石油、天然气运输的主通道之一,全国100%的天然气、90%以上的石油就是通过长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向炼油厂、化工厂及海运码头的。2002年7月4日开工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便是目前为止我国管径最大、管壁最厚、技术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而2008年2月开工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则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十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潮时期,已基本建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道干线网,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0年底,管线总里程从“十五”末的4.4万公里增加到7.8万公里,比2005年底增长78.4%,年均增长12.3%。2010年,管道输油(气)能力为49189万吨,比2005年增长58.5%,年均增长9.6%。

不仅如此,十年间,我国相继建成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特大桥梁和隧道;不断加大以城市公交专用车道、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强重点时段、重要物资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还将遇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迫切要求我们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继续保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努力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访问:日趋 交通运输 辉煌 成就 完善